学习大提琴为什么要练习音阶?

学大提琴到底是否非得练习音阶不可?我曾写过相关的文章论述。许多人在初学阶段害怕、排斥练习音阶,或是有些人因为“只是学习提琴自娱自乐”、“将来没有要走专业演奏路线”、“喜好流行更甚于古典”等理由,而不想练习音阶。

学习大提琴为什么要练习音阶?

有鉴于此,本文章将更着重于流行乐与古典乐之间常见的迷思与破解,希望各位读者能了解,“音阶”本身是学习“任何曲调”的基本,也是演奏功夫的基本。

 流行乐反而比较难?

音阶、琶音,以及古典的练习曲,这些奠定扎实基本功的训练,既枯燥又艰涩,许多时候只是重复相似的动作,往往练习到手指痠痛、右手无力持弓,还丝毫未曾建立起乐曲的雏形,毫无成就感;流行乐或较为通俗的旋律,还没拉就知道长什么样,如果手指凭着印象找到很像的音准,不用管它与乐谱落差多大,听起来像是熟悉的那首歌不就好了?

然而这么快就直接放弃基本练习,直接去拉喜欢的歌曲,到最后会有什么结果呢?我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一直抱怨音阶与古典的练习曲枯燥,右手运弓时不时地有杂音,常常失去耐心,最后央求我给他些流行歌曲。一开始我视他的程度给予相对应的乐曲,但仍未让他中断古典练习。

不过人性就是如此,两样东西给你,一样是苦涩的技巧练习,一样是甜美的旋律,最后通常都是后者练习越来越多,而前者练习越来越少,到最后摸一下边就当作练过,甚至直接荒废。

然而就算是喜欢的歌曲,作为大提琴拉奏仍然有音准、指法、弓法、节拍等基础门槛,在这些基础不扎实的状态下,很明显地,这位学生仍无法享受拉琴的快乐,更多的是想拉奏喜欢的旋律却卡关的挫折。最后发现拉琴本身就是个没成就感的事情,便以课业为由放弃学习大提琴。

为什么流行乐听起来很朗朗上口、很简单,拉起来却困难重重呢?这里我以〈Stay With Me〉为例:

 Stay With Me:大提琴谱例
 Stay With Me:大提琴谱例

比起古典或巴洛克音乐,流行乐使用的元素更为复杂,使用8beat或16beat的节奏型搭配不同变化,再混搭切分音,节奏感不好、运弓不熟练的人,很难将上面的音符拉得精确。

其次,流行乐是为了人声而写,其音域移到大提琴演奏时,有时需要换把位。如果没有正确地学习换把位,往往只凭印象、音感抓音,使用错误的指法与移动把位姿势,也很难将乐曲拉得正确。

 为何初学都以古典、巴洛克乐曲居多?

古典乐只要是古典时期以前的作品,大多格局工整、节奏单纯,反映在大提琴的运弓上,就显得中规中矩。

 巴赫:第三号无伴奏组曲:库朗舞曲
 巴赫:第三号无伴奏组曲:库朗舞曲

这首巴赫的库朗舞曲,选自无伴奏组曲第三号。听起来赫赫有名的作品,但是它的音符、节拍竟是如此单纯、整齐;拍子容易数,弓法自然好拉、好分配。作为练习曲也可以,作为独奏曲也站得上檯面!

我们偏好流行,在技巧与聆听经验上常常排斥古典。殊不知,现在的古典乐,往往也都是当时的“流行乐”。音乐和其他艺术相同,在演变脉络上,总是越来越复杂。因此到了当代的“流行乐”,其所包含元素远比两、三百年前的“流行乐”更多、更复杂。

 流行乐,就没用到音阶吗?

很多人拒绝练习音阶、琶音等技巧,认为好听的流行乐哪有这么多繁琐枯燥的技巧。殊不知,音阶是调性音乐的基本,只要这首乐曲还属于某“调性”,就一定会用到该调的音阶。和声也是,常用和声所衍生的多种琶音、分解和弦,除了仍出现在乐器伴奏上,其实也出现在人声旋律上。

 小幸运:大提琴谱例
 小幸运:大提琴谱例

有名的〈小幸运〉,走红一时,陆陆续续出现许多乐器Cover版,大提琴也不例外。而检视乐谱,会发现蓝色框框竟然也用到上下行音阶,红色框框更是琶音(其实上一行的第二小节也是琶音)!

如果不能看到谱号马上认出调性,把该调的音阶与几种琶音信手捻来,那么就算是熟悉的〈小幸运〉,认谱也要认半天,要练到理想的音色与表现又更难了。

 Sebastian Lee:练习曲,Op.70,No.39
 Sebastian Lee:练习曲,Op.70,No.39

上面的这首练习曲,选自Sebastian Lee的40首简易练习曲当中的第39首。这套练习曲都很短,每首只针对一个技巧、调性、音阶与琶音作练习。40首都练习完了,常用调性的各种基本指法都难不倒你,相信练完这套作品的人,绝对可以轻松驾驭〈小幸运〉。

 结语

曾经学习过爵士、流行钢琴的朋友,多少都会知道其实左手要快速拆解和弦组成音、再搭配伴奏风格,而右手又有流行乐或爵士乐曲灵活、复杂的节拍,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

我曾有位朋友到比利时的音乐院进修爵士演奏。他说,光是各种调式音阶(註)练习、各种音乐风格元素节奏练习,就已经比古典乐的大小调音阶与琶音练习复杂、困难好多倍!听到这里,是否感觉古典乐的入门音阶练习单纯多了呢?

偷偷告诉你,我有好几位持续学习了将近十年的学生,每一位都曾好好地、扎实地练习音阶;到现在,光是在课堂上听他们拉奏,我就已经觉得很享受!

(註)调式是指各种不同的全音、半音结构组合而成的音阶系统,我们常听到的大、小调其实只是众多调式当中的其中两个罢了。

原创文章,作者:Mr 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qin.com.cn/2061.html

(0)
上一篇 2021-08-21 10:45
下一篇 2021-08-22 09:10

相关推荐

  • 大提琴演奏姿势是否规范,需要较真吗?

    我小时候拉大提琴有个毛病:脖子犯懒,喜欢靠着琴颈。为了扳过这个毛病,我慈爱的父亲在琴颈上绑了一根针。这样一旦我再犯懒,就会被针扎一下。就这样,我的持大提琴姿势慢慢变得标准了。这根针…

    2021-03-25
  • 大提琴调音的七个技巧

    对于许多音乐学生而言,最难学习的事情之一是如何正确调大提琴,这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因此,了解如何执行正确的大提琴音调程序有助于改善学习过程,使您更快地进步,因为您将能够在…

    2020-12-05
  • 大提琴初学者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最近决定学习弹奏大提琴,那么你就做出了一个美妙而有意义的选择。大提琴产生温暖、丰富的音调,与人的声域密切相关,这使它成为许多世纪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对于任何初学者大提琴学…

    2021-07-12
  • Raphael Wallfisch 谈找到正确的大提琴位置

    英国大提琴家劳里内尔·欧文表示,音准问题一直都是大提琴练习的一个重要问题。演奏者拿着乐器和弓的方式总是有无数微小的变化。身高不同,提琴型号也不尽相同,甚至椅子的高度和结构也各不相同…

    2021-08-17
  • 4位低音提琴演奏家的好习惯

    低音提琴演奏家很酷,当有人提到爵士乐时,立式低音是任何人想到的第一种乐器。我们可以想象它们,在演奏时将那些怪兽的乐器扭成一团。 然而,像任何音乐家和表演者一样,出色的低音提琴演奏家…

    2021-04-13
  • 低音提琴技巧运用的教学感悟

    低音提琴艺术是一种旋律,只有将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精神含义展示出来,才能够将低音提琴艺术生动地表现给广大听众。在作品演奏中,不但要实现音符和节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能够运用丰富多…

    2020-11-10
  • 古典音乐之:独领风骚的低音贝斯

    如果问及交响曲中的乐器,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钢琴、小提琴、长笛这些的乐团“明星”。而身处交响音乐会现场,冷不丁地瞟见舞台右侧的角落,几个大高个站在硕大的提琴一侧,时不时地拉弓、拨弦,…

    2020-10-31
  • 玛丽教授关于低音提琴教学的6个见解

    皇家威尔士音乐与戏剧学院玛丽(Mary Condliffe )教授分享了她低音提琴的教学方法,小编整理出了以下的留个观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 鼓励学生放松并保持灵活性 我会让学…

    2021-08-17

请关注“提琴屋”微信公众号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