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集 “闷骚”和 “龟毛”于一身的德国作曲家

在古典音乐史上,如果要举出最 “闷骚”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绝对名列前矛!如果要选出最 “龟毛”(龟毛:吹毛求疵、过于讲究)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也一定榜上有名!这位集 “闷骚”和 “龟毛”于一身的作曲家,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可以和贝多芬、巴赫名列 “德国3B”呢?

勃拉姆斯:集 “闷骚”和 “龟毛”于一身的德国作曲家

刻苦的童年

有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对勃拉姆斯来说,他的命运多少也影响了他的性格。西元1833年,勃拉姆斯出生在德国北部的港口城市—汉堡。他的父亲是乐团的大提琴手,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好,一家人住在贫民窟狭小的公寓里。即使如此,勃拉姆斯的父母仍旧省吃简用,让勃拉姆斯接受音乐教育,勃拉姆斯也逐渐展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勃拉姆斯的青少年时期,是在酒吧里渡过的。他不是到那里喝酒,而是为了维持家计,在酒吧里为人弹琴助兴。从十三岁开始,勃拉姆斯就看尽水手和妓女喝醉酒打闹的场面,过着被粗俗笑话围绕的日子。即使他非常厌恶,为了讨生活也只能忍耐。原本个性就比较害羞内向的他,也因此更压抑拘谨。

如同吉普赛人的流浪

好在,几年之后,勃拉姆斯终于有机会脱离贫民窟和酒馆。十八岁的勃拉姆斯,遇见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小提琴家雷曼尼(Remanyi)。雷曼尼十分欣赏勃拉姆斯的钢琴演奏,勃拉姆斯也相当肯定雷曼尼的小提琴技巧,两个人一拍即合,两年后在欧洲展开了一连串的巡迴演奏。在巡迴演出的过程中,勃拉姆斯相当喜爱雷曼尼所演奏的,一些带有匈牙利吉普赛风格的民谣作品,后来也开始蒐集类似的曲调,促成他之后创作举世闻名的 “匈牙利舞曲集”。

和舒曼一家人的情感

勃拉姆斯的闷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来自于他的感情世界。二十一岁时,勃拉姆斯透过小提琴家好友姚阿幸(Josephe Joachim,1831~1907)的引介,来到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的家中。舒曼对勃拉姆斯的才华惊为天人,立刻在报纸上大大推崇勃拉姆斯是 “未来的大师”,让勃拉姆斯很快地在德国乐坛有了一席之地。不过,对勃拉姆斯的后半生有着更密切影响的,其实是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

和舒曼一家人的情感

自从勃拉姆斯拜访舒曼之后,他便成为舒曼家的常客,与舒曼夫妇发展出深刻的友谊。但是,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舒曼就因为精神病发作进入疗养院。无助的克拉拉,当时还怀着舒曼的第八个孩子,勃拉姆斯马上义不容辞地来到舒曼家中,帮忙照顾克拉拉其他的小孩。而当医生考量到舒曼的精神状况,不允许舒曼夫妇相会时,勃拉姆斯也持续代替克拉拉探视舒曼。

对不起,我爱你!

勃拉姆斯一直温柔守护着舒曼一家,成为克拉拉最可靠的支柱。面对比他大十四岁,美丽又有智慧的克拉拉,勃拉姆斯的爱慕之情日渐滋长。在写给小提琴家好友姚阿幸的信上,他这样表白着: “我完全被克拉拉迷住了!我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想要拥抱她的念头!但是,克拉拉会不会误解了我呢?我不可能再爱上年轻的女孩了…至少,过去看过的,我已经全忘了!如果人世间最大的承诺是天堂,那么克拉拉对我来说,就是天堂!”

多么炽热而深情的告白!面对勃拉姆斯的爱慕,克拉拉也很难不被这个固执、英俊、热情的年轻男子所吸引…然而,面对克拉拉这位恩师的妻子,基于礼教以及现实环境的考量,一场即将上演的 “姐弟恋”、 “爱上有夫之妇”的不伦恋,也只能 “发乎情,止于礼”地,在勃拉姆斯的内心酝酿燃烧。

不需要婚姻维持的真实情感

随着舒曼两年后因病去世,勃拉姆斯在经历极大的矛盾和痛苦后,彻底放弃了和克拉拉结婚的念头,但他对克拉拉的情感,却不曾停止(虽然他中间也曾谈过几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在许多写给克拉拉的信中,勃拉姆斯仍有许多动人的告白,而由于克拉拉是当时着名的钢琴演奏家,勃拉姆斯的许多作品,只要一创作完,都会交给克拉拉过目,其中当然也包括为她所写的音乐。对于勃拉姆斯与克拉拉来说,感情的维持并不需要经过 “婚姻”,他们始终互相扶持,丰富彼此的艺术和生命。(但你说,这么习惯压抑自己感情的勃拉姆斯,写出来的音乐能不闷骚吗?)

勃拉姆斯不需要婚姻维持的真实情感

十九世纪的浪漫时期,欧洲的音乐创作方向,倾向直接抒发个人情感的标题音乐,以及实验新的管弦乐效果。当大家都在勇敢创新时,勃拉姆斯却像是个老古板,用十八世纪古典时期的创作手法,执着谱写没有标题,又较有规格模式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

拘谨老古板偷偷耍浪漫?

虽然运用的形式是古老的,勃拉姆斯却投入了他很深的个人感情和想法,让听者感受勃拉姆斯浓烈的情感,对人生,对情感的抒发。或许对勃拉姆斯来说,运用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这些没有标题的音乐来创作,只是他自我防护的方式。他不要人从标题来臆测他的心思意念,而是要你直接感受解读,获得共鸣。这种 “以低调的方式包装高调”,不用 “闷骚”来形容,还真找不出适合的字眼!

超级 “龟毛”的作曲家!

勃拉姆斯对自己的创作要求非常严格。他最崇拜的作曲家就是巴哈、莫札特还有贝多芬,当勃拉姆斯愈发现这些大师们的伟大,他对自己写出来的音乐就愈严格,很多曲子可能才刚写好,就被他揉一揉丢到垃圾桶里了。而能够让他交给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一定是他不知道改过几百次!

勃拉姆斯常常要他的朋友,帮他看他写的曲子,而且要他们用 “最严厉的评语”告诉他。有一次,勃拉姆斯写了一组艺术歌曲给朋友看,就在信上註明: “请你一定要帮我写上评语,比如说第五首,不好,第六首,真是丢脸啊,写的这么差,第七首,怎么有人写出这种曲子呢?”

超级 “龟毛”的作曲家!

关于勃拉姆斯的 “龟毛”,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他的第一号交响曲,他总共花了二十一年的时间才完成!(当然同时间他还是继续其他作品的创作)还好这首第一号交响曲发表之后大受好评,被认为是可以继承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的另一部巨作,不然,说不定勃拉姆斯再也不敢写交响曲了吧!

从美少年到大胡子欧吉桑

晚年的勃拉姆斯,不修边幅,吃东西没有节制,留着留着长长的鬍子,几乎把半个脸都遮住,二十几岁的美少年,变成了胖胖壮壮的欧吉桑。因为亲友相继生病离世,他愈来愈感到孤独,愈来愈不擅于和人沟通,但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柔软温柔的角落。他持续创作许多优美的室内乐作品,给渴望平静生活的自己,以及他所爱的克拉拉。就在克拉拉去世之后不到一年,勃拉姆斯也追随克拉拉的脚步回到天堂,享年六十三岁。

勃拉姆斯的音乐在哪里?

不管你之前认不认识勃拉姆斯这位作曲家,其实你一定早就听过他的音乐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首许多人都会唱的这段 “游子吟”,配上的旋律可是从勃拉姆斯的 “大学庆典序曲”里来的!他写的 “宝宝睡,宝宝睡…”的 “摇篮曲”旋律,也陪伴很多人长大。 “匈牙利舞曲集”、刚被日剧 “交响情人梦”採用的 “第一号交响曲”,也都是勃拉姆斯着名的作品。而他写给好友姚阿幸的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更是名列最受欢迎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至于他的室内乐、钢琴独奏作品以及艺术歌曲,就是进阶的 “勃拉姆斯迷”,感受勃拉姆斯闷骚内心世界的极品了。

勃拉姆斯终其一生,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在音乐中。厚实、复杂交错的和声,就如同他内心交错沉重的情绪,而优美的旋律,则是他对美好人生的憧憬,对大自然的歌咏,以及对孤独的坦然释怀。如果你在音乐里,追寻的是一份歷经波涛后,深刻的宁静;如果你在音乐里,追寻的是一种内心冲突的释放与昇华,在勃拉姆斯的音符中,相信你可以找到答案。因为,每一首作品,都是勃拉姆斯用尽一生的告白。

原创文章,作者:Mr 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qin.com.cn/3301.html

Like (0)
Mr BluesMr Blues
Previous 2024-04-10 14:26
Next 2024-04-11 16:51

相关推荐

  • 帕格尼尼最好的六首作品

    小提琴家尼科洛·帕格尼尼(NiccolòPaganini)被人们形容为“一颗炽热的彗星”。他的演奏如此完美,以至于许多人相信他已经与魔鬼签订了契约——这一理论被他有点残忍的舞台形象…

    2024-02-11
  • 林恩·哈雷尔的大提琴将借给年轻的大提琴手

    美国大提琴家林恩·哈雷尔的乐器将再次演奏,这是林恩·哈雷尔基金会举办的一项新比赛的结果。 自哈雷尔于2020年4月去世以来,他的乐器一直闲置着:他的遗孀海伦·南登格尔(Helen …

    2023-04-10
  • 大提琴家瓦列芙斯卡的琴牵两世缘

    200多年前,知名的法国制琴家为了一位法国贵族的小女儿,精心打造了一把1/8尺寸的大提琴以供使用。这把迷你却精緻的乐器,在辗转两个世纪后,竟然因为一起窃盗案,意外的串起了一位大提琴…

    2020-11-10
  • 人物传记: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

    杰奎琳·杜普雷(Jacqueline Du Pré)所演奏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到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无论作品表现如何,它的热情和本能的音乐性总是吸引着观众。她与丹尼尔…

    2021-08-28
  • 尼科洛·帕格尼尼的小提琴与生活

    音乐天才往往伴随着大人物,其中包括帕格尼尼,这位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拥有一把伟大的小提琴,但却输给了一场豪赌。 很多人贬低历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之一尼科洛·帕格尼尼(Nicco…

    2023-04-12
  • 活在弦上的大提琴演奏家-米沙.麦斯基

    米沙.麦斯基得天独厚,在古典乐坛拥有非凡地位,全因他是全球唯一曾师承俄国两位大提琴巨匠罗斯卓波维契和皮亚狄戈斯基的大提琴家,精湛技艺集两家之大成。罗斯卓波维契大师曾称赞麦斯基为:年…

    2020-11-04
  • 学大提琴的张韫斯:名家之后不辱门楣

    不知有多少人晓得,已故中国着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最早还是拉大提琴出身的。上世纪四十年代他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就曾经师从—位名叫杜克森(R Duckson)的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学习。二战…

    2020-11-10
  • 澳大利亚华人提琴制作大师陆伟光:“痴”琴一生

    陆伟光自称“琴痴”,开始用微信时,他就用了这个微信名。事实上,他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他已经做了45年的小提琴,每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和琴打交道。他说,做琴,是一种享受。这…

    2020-11-10

请关注“小提琴屋”微信公众号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