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马友友关于音乐事业的9个看法

大提琴家马友友在1988年1月向大卫·布鲁姆透露了他在表演、练习、技巧和音乐方面的想法,以下是具体内容:

大提琴家马友友关于音乐事业的9个看法

关于成为职业大提琴手

我记得在我15岁的时候,关于我是否要成为一名音乐家,我经历了很多的思考。当然,一直拉大提琴是我所擅长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喜欢音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更喜欢这个职业。有一天,我仍然可以看到自己不再是一名专业音乐家。当一块石头落在卡萨尔斯的手上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感谢上帝,我再也不用拉大提琴了。”我为演奏乐器付出了代价——所有的旅行,远离家人,不得不忽视音乐之外的迷人之处。你永远不知道是否值得付出这个代价。

关于练琴的时间

我从来没有每天练习大提琴很长时间,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只练习大约两个小时。有一次,我每天练习四个小时,整整一个月,精神抖擞。“我的天,我想,“我真的做到了!因为我不喜欢努力工作,所以我必须提高练习效率。我很幸运,感谢我的父亲,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很抵触每天花大量时间练琴,但每天练琴却让我得到了回报,因为我今天可以用20-25分钟-并且可能通过每天工作两到三个小时在两周内学会它。这不是天赋——我在这方面并不是特别有天赋,它来自我做这种事情的时间。

关于音乐对人的影响

你会听到柏林爱乐等伟大的管弦乐队的音乐,你会惊叹于它可以产生的各种声音。人们需要进行大量实验,为每个短语构思一个声音图像。当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我几乎只关心将短语连接在一起。然后我开始意识到钢琴家如何能够在单个音符中产生声学延迟的情况下创作出抒情线。我意识到卡萨尔斯所获得的那种清晰度实际上对于在弦乐器上进行交流至关重要。你必须对它有一个有机的理解,必须满足审美目标。

关于风格和细微差别

各种细微差别对于所有形式的音乐制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人们谈到所谓的独奏声、室内乐声或管弦乐声。但是,当你真正了解分数时,这将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几乎所有伟大的音乐中,你都会发现质地的变化,声音之间关系的变化。音乐学校不必教孩子们如何在管弦乐队中演奏;他们需要教他们如何演奏室内乐。

大提琴家马友友

关于颤音

你越能依靠手臂上的肌肉和骨骼进行颤音,效果就越好。如果你只是从你的手上做它需要更多的能量。当然,这取决于上下文:手很容易产生突然的快速颤音。但是手臂的重量对于产生基本的响度很重要。在缓慢的乐段中,我发现如果我一次只将一根手指放在琴弦上,我会获得最佳的平衡和重量。这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的手指很细。其他手指松松地举在空中,这有助于手放松。

在弓臂上

“对于弓臂,我尽量提高效率,这意味着尽可能多地使用背部、肩部和自然臂的重量,同时推拉弓而不是挤压它。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因为在拉动琴弦时,你可以用最少的努力获得尽可能丰富的声音。同样,有些地方你会希望手腕对突然出现的口音做出快速反应——但这样声音就不会那么重了。

关于音色

通常我会非常注意大提琴的音色,我发现许多学生对音调在音乐环境中不断变化的作用不够敏感。“富有表现力的音色是我演奏的一部分,你用它来正确强调。如果你必须适应和弦,你不能总是使用它,但对于那些令人心酸的时刻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教学

一个好的大提琴老师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需要具有灵活性,因为每个学生都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我试着传达一点我感受到的兴奋,但我也向我的学生学习,有时和他们向我学习的一样多。

原创文章,作者:Mr 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qin.com.cn/1612.html

Like (0)
Mr BluesMr Blues
Previous 2021-08-27 10:36
Next 2021-08-27 11:00

相关推荐

  • 送给低音提琴初学者的一些演奏技巧

    今天我们来聊聊了低音提琴初学者的一些常见技术问题,并建议初学者不应该被限制在较低的把位演奏,要多做出尝试。   学生学习低音提琴最常见问题是什么? 许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的基础很差:…

    2021-08-25
  • 澳大利亚华人提琴制作大师陆伟光:“痴”琴一生

    陆伟光自称“琴痴”,开始用微信时,他就用了这个微信名。事实上,他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实。他已经做了45年的小提琴,每天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和琴打交道。他说,做琴,是一种享受。这…

    2020-11-10
  • 葡萄牙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王健

    王健自幼开始学习大提琴,父亲算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当初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有一部很火的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讲述了关于他的故事。在斯特恩的鼓励与支持下,…

    2020-11-04
  • 他是我的英雄:米莎·麦斯基谈罗斯特罗波维奇

    我一直为有幸与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和Gregor 皮亚蒂戈尔斯基一起学习而感到自豪。从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立志成为一名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带给我无穷的力量——当时我崇…

    2021-08-27
  • 小提琴女神安妮-索菲·穆特

    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是一位音乐现象:47年来,这位艺术大师现已成为世界所有主要音乐厅的常客,她作为独奏家、导师和远见者在古典音乐界留下了自己的印…

    2023-04-13
  • 学大提琴的张韫斯:名家之后不辱门楣

    不知有多少人晓得,已故中国着名指挥家李德伦先生最早还是拉大提琴出身的。上世纪四十年代他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就曾经师从—位名叫杜克森(R Duckson)的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学习。二战…

    2020-11-10
  • 新一代马友友-大提琴家秦立巍

    尽管一直被外界称为“新一代马友友”,但大提琴家秦立巍似乎并不喜欢用这种方式界定自己。“他是很多大提琴家崇敬的对象。”秦立巍说,10岁时,他抱着一把大提琴在马友友面前拉《天鹅》,31…

    2020-11-04
  • 武汉大提琴老师,音乐教育家楚小冰

    今天介绍大家认识一下著名的大提琴教育家楚小冰,楚老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从事提琴教学20年有余,为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今天我们就来问一问关于大提琴教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喜欢能够…

    2021-08-14

请关注“小提琴屋”微信公众号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