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音提琴的一些常见问题

低音提琴最早诞生于15世纪左右,但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在19世纪的时候出现了我们现在的贝斯,今天我们就从响度、灵巧、语调、尺寸、运输等问题作出一个总结和整理。

响度

尽管低音提琴尺寸很大,但它相对安静,这主要是由于其范围很低。当贝司被用作乐团中的合奏乐器时,通常四到八名贝司手会齐声演奏。在爵士和布鲁斯设置中,低音通常会被放大。在为低音写独奏乐曲时,作曲家通常会确保编排轻巧,因此不会覆盖低音。

关于低音提琴的一些常见问题

灵巧

由于低音的琴弦比较小的弦乐器的琴弦大且粗,因此在低音上演奏可能会增加实际的负担。同样,由于低音比其他弦乐器大得多,因此指板上音符之间的间隔也更大。结果,低音部分的快速通道,双止音或范围大的跳跃相对较少。诸如拇指位置之类的演奏技术的使用的增加以及诸如使用较轻量规的琴弦的低音的修改的使用已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该问题。

语调

与所有未打弦的弦乐器一样,表演者必须学会精确地放置手指以获取正确的音高。因为低音比其他弦乐器大,所以手指的位置相距很远。结果,需要更多的位置偏移,这增加了语调错误的可能性。同样,对于手较小的提琴手而言,提琴指板上音高之间的较大空间可能会带来挑战,尤其是在音符之间的空间最大的较低范围内。

尺寸

直到最近,提琴的大尺寸意味着直到他们的手的大小和身高允许他们弹奏3/4尺寸的乐器(最常用的尺寸)后,孩子们才能够开始低音。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较小的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十六分之一的乐器变得越来越普及,这意味着儿童可以从更年轻的年龄开始学习。众所周知,有些老师会为极年轻的学生使用大提琴和低音吉他弦。

运输问题

低音提琴的大尺寸,再加上木质顶部和侧面的脆弱性以及木质主体对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敏感性,使其难以运输和存储。尽管可以使用由更具抗破坏性的碳纤维层压板或胶合板层压板制成的低音提琴,但专业古典或爵士低音提琴手不太可能使用它们。

原创文章,作者:Mr 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qin.com.cn/887.html

Like (0)
Mr BluesMr Blues
Previous 2020-11-28 16:26
Next 2020-11-30 17:11

相关推荐

  • 你对大提琴的历史了解得如何?

    像小提琴家族的所有成员一样,大提琴最早于16世纪上半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的安德里亚·阿马蒂(Andrea Amati)和加斯帕罗·达·萨罗(Gasparo da Salo)等著名乐器…

    2020-12-01
  • 不得不听的低音提琴的古典曲目

    古典曲目中有许多著名的低音部分的例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的小提琴和三重奏是低音提琴非常著名的管弦乐片段。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开始时的朗诵也是极为著名的管弦乐节选。在管弦乐队…

    2020-11-28
  • 学习在低音上弹奏爵士乐和竖拍的提示

    作为低音提琴手,您习惯站在乐队的后排。作为弦乐四重奏的一部分,您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古典音乐一样美妙而抒情,还有其他风格的音乐可以将立式贝司放在首位和居中地位。如果您对如何在低音上…

    2021-04-13
  • 你需要了解的大提琴弓松香知识

    松香是重要的弦乐器配件,它是弓弦和大提琴弦之间的催化剂,产生“恰到好处”的摩擦力,从而产生平滑、一致和共鸣的声音。松香过多,琴弓移动不顺畅,声音沙哑;松香太少,声音微弱,空洞,不一…

    2021-06-09
  • 大提琴的起源与发展

    大提琴是从低音提琴发展而来的,该提琴最初是由Monteverdi使用的三弦乐器。线绕线(细肠线周围的细线)的发明,在博洛尼亚(Bologna)大约在1660年,比在如此短的琴体上使…

    2020-11-28
  • 小提琴的发明时间、制造者以及历史上的发展

    它的外观和声音是那么的熟悉,但这把小提琴背后的故事是什么?以下是这种最甜美、最高贵的乐器的一些背景知识。 小提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嗯,我们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决定小提琴是…

    2024-02-10
  • 五弦大提琴的历史和起源

    作为一个喜欢巴赫的业余大提琴手,我有兴趣找到一把五弦大提琴来演奏最初编写的第六组曲。然而,在我这样做之前,我想更多地了解这种乐器:原始的五弦大提琴在大小、范围和演奏风格方面与今天的…

    2021-08-20
  • 世界名琴直接免费送,斯特拉迪瓦里协会究竟有多厉害

    斯特拉迪瓦里协会由已故的Geoffrey Fushi和Mary Galvin在传奇教育家Dorothy DeLay的鼓励下于1985年创立,致力于通过发现世界上最有前途的年轻演奏家…

    2023-12-11

请关注“小提琴屋”微信公众号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