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老师马雯(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学习经历:曾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本科小提琴专业,先后师从陈圆教授、宗伯教授。在校就读期间,曾多次获得傅成贤奖学金,一直担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1988年获得捷克布拉格国际四重奏比赛三等奖及特别奖并应邀赴捷克参加音乐会。她以无懈可击的表现在第二届全国小提琴比赛中荣获“最高特奖”及“中国作品奖”。毕业后凭借出众才华留校任教。1998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奖学金(DAAD)赴德国罗斯托克音乐学院深造,师从Gert von Bulow教授,先后以满分成绩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

中央音乐学院老师马雯(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个人生涯

做为蜚声中外的小提琴演奏家,马雯总能用精巧细腻,深邃饱满的琴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演奏曲目丰富,类型多样,充满震撼心灵的张力迸发与直抵人心的情感倾诉。著名小提琴家林恩•哈雷尔称赞她道:漂亮的音色,高贵的气质共同构成了她真诚动人的音乐。

她的演奏生涯从学生时代就已开启。

1992年,应邀同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获得当地乐迷及媒体的广泛好评。

1994年,作为中国优秀音乐演奏家小组成员赴美,在华盛顿、落杉矶等九大城市巡回演出,并与美国凤凰城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1995年,应邀赴德国参加美因茨(Mainz)音乐节及洪迪斯堡(Hondisburg)音乐节演出,得到欧洲古典乐界的关注与赞赏。

2000年,她作为杰出人才于中央音乐学院五十周年校庆系列演出中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

旅德期间,成功举办多场独奏、重奏音乐会,并与罗斯托克(Rostock)交响乐团在当地音乐厅合作演奏了爱尔加的小提琴协奏曲。

归国后,她开启了演奏家与教授双重身份的音乐生涯。做为独奏家,她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大音乐厅及国家举办的重大活动中。

2003年,她携手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演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赋予这部沉睡40余年的佳作新的生命,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赞赏。她受马思聪研究会邀请录制了该曲的唱片,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

2006年,与天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小提琴创作的二重协奏曲,以扣人心弦的表现力及完美的演奏纪念大师逝世110周年。

2007年,由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唱片《马雯小提琴音乐会精品典藏》。这张唱片真实还原了音乐会现场,是国内少有的,未经剪辑修饰直接出版的音乐会实况录音。

2008年,三度登台国家大剧院,分别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EOS交响乐团及昆明交响乐团联袂演奏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及埃尔加《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2012年,出任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特邀艺术家,受邀在英国使馆音乐会中演出。

2013年,做为独奏嘉宾,出席首届北京国际小提琴艺术节并做演出。

2014年,做为独奏家携手著名指挥家李心草与陕西爱乐乐团成功上演《聆听乐圣之音》音乐会。

2017年,她在由香港国际艺坛举办的“国际第四届弦乐赛”担任评委并获得由香港国际艺坛举办的国际第四届弦乐赛的“优秀教师奖”。

同年,在北京首届国际弦乐艺术节开幕式及小提琴专场音乐会中做独奏演出。

2017年和2019年她分别在全国第七届、第八届暨第二届、第三届国际小提琴比赛,担任评委、组委会成员兼工作组组长,并在开幕式上担任独奏演出。

同年,应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教研室邀请,在其教学实践周活动中举办了马雯小提琴专家公开课及个人专场音乐会。

2018年,她协同钢琴家王春在国内成功首演了当代著名古典爵士流派人物“Nikolai Kapustin”的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及小品。

同年,应邀担任国家艺术基金“小提琴音乐教育人才培养”项目的授课专家并举办公开课

同年应邀参加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京津冀小提琴与小提琴艺术节”

活动,并举办了专家公开课。

2018年和2019年应邀参加“釜山盛典”及“釜山冬之旅”小提琴音乐营活动,作为授课专家,在专家音乐会中担任独奏,并举办专题讲座。

2019年应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邀请在浙音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及专家公开课。

同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国际弦乐艺术节闭幕式担任独奏与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同年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第三届音乐节中举办马雯小提琴专家公开课。

同年她应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邀请,赴丹麦进行为期三天的讲学及音乐会活动。

同年,她受“音乐家音乐季”的邀请赴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讲学并举办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中,她搭档德国杰出写作钢琴艺术家Thomas Hoppe精彩演绎多部小提琴名作,引发强烈反响。

同年,她携手钢琴家盛原在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俄罗斯之夜”小提琴与钢琴赏析音乐会。这是一场将三位俄罗斯音乐巨匠重要作品集中演奏的音乐会,演奏分量及难度超乎寻常。评论称:小提琴在乐章中段以凝实醇厚的声音营造了笼罩整个音乐厅的气场,将一种连绵不绝、不可遏制的悲情在漫长的力度弧线中释放得毫无保留。

2020年,在中法音乐节中与新欧洲室内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三重协奏曲》及乐队伴奏的《天鹅》,令在场听众沉醉神往的同时,得到同台法国艺术家的极高赞誉。

教学成就:

身为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骨干教授,她在教学领域深耕数十年,取得丰硕成果。

她将技巧把握的精准性与音乐表现的自然流露相结合,注重音乐风格的理解与作品内涵的深层探索,以此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2008年,她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她屡次前往欧洲,美国,韩国及全国各大音乐院校讲学,举办专场音乐会,并在各大音乐节开设大师班及学术讲座。在她受邀举办的众多大师班中,她以令人信服地示范及抽丝剥茧,一语中的的讲解方式获得了各方高度评价。

她的学生曾在北京国际音乐比赛、中国音乐金钟奖、杨尼格洛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全国小提琴比赛、香港艺坛国际弦乐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大奖,在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伊丽莎白女王国际音乐比赛,卡萨尔斯小提琴比赛,费尔曼大奖赛等国际知名音乐赛事中也屡有惊艳表现。在国内外各大乐团及音乐院校担任要职,

在学术研究方面,她将多年演奏实践与教学经验相结合,重新编定弓指法与演奏法,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先后出版《弗朗克A大调奏鸣曲》《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贝多芬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全集》。这些乐谱立足传统经典理念又渗透新颖个性表达,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拓荒探索之作。

原创文章,作者:Mr Blue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iqin.com.cn/2595.html

Like (0)
Mr BluesMr Blues
Previous 2023-04-10 23:26
Next 2023-04-10 23:50

相关推荐

  • 大提琴家马友友关于音乐事业的9个看法

    大提琴家马友友在1988年1月向大卫·布鲁姆透露了他在表演、练习、技巧和音乐方面的想法,以下是具体内容: 关于成为职业大提琴手 我记得在我15岁的时候,关于我是否要成为一名音乐家,…

    2021-08-27
  • 提琴家族的历史起源

    任何振动琴弦发出声音来的乐器都通称为弦乐器。现现代弓弦乐器有四种,包括大提琴、小提琴、中音提琴和低音提琴。虽然在形状和比例上和中世纪的提琴族大致相仿,但结构(例如,它们都没有弦马)…

    2020-11-10
  • 世界上的提琴制作比赛及评判标准

    小提琴是具有500年历史的乐器,无论是在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此期间不仅涌现除了大量的提琴演奏家,还涌现了很多的提琴制作师。对于年轻一代的制琴师来说,参加提琴制…

    2023-12-09
  • 美国知名大提琴家林恩.哈瑞尔

    美国知名大提琴家,曾在管弦乐团、独奏舞臺发光发热,并大力投入教育事业的林恩.哈瑞尔(Lynn Harrell)辞世,享寿76岁。 哈瑞尔遗孀、小提琴家奈腾捷儿(Helen Nigh…

    2020-11-04
  • 武汉大提琴老师,音乐教育家楚小冰

    今天介绍大家认识一下著名的大提琴教育家楚小冰,楚老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从事提琴教学20年有余,为我们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今天我们就来问一问关于大提琴教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喜欢能够…

    2021-08-14
  • 聚焦:大提琴家谢库坎内·梅森

    在年轻的音乐明星的宇宙之中,谢库坎内·梅森可以称为自己的太阳系。仅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提琴手就在英国真人秀节目中出演,制作了热门唱片,获得了BBC的最高荣誉,在皇家阿尔…

    2021-03-13
  • 北京大提琴老师招生啦,还有少量名额

    王启琛,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一对一大提琴教师,景琛音乐创始人,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演奏硕士,11年教学经验,央音展演、博鑫国际艺术大赛、博宇国际艺术大赛等多个比赛评委。擅长幼儿启…

    2023-04-13
  • 关于莫扎特第 25 号交响曲的 6 个趣事

    莫扎特写了 41 部交响曲(根据原始编号),其中一些可以说比其他的要好。第 41 号,绰号“木星交响曲”,被许多评论家评为古典音乐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40号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但…

    2023-04-12

请关注“小提琴屋”微信公众号获取